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{{ (item.variation.media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 }} {{ (item.variation.media
                   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
                   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
                }}
{{ 'product.bundled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ndle_group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yandge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gif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 field.nam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  • 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
    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
{{ 'product.set.open_variation' | translate }}
  •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
   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
{{item.variation.name}}
{{item.quantity}}x HK$0 {{ item.unit_point }} 點
{{addon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addon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addonItem.quantity}}x {{ mainConfig.merchantData.base_currency.alternate_symbol + "0" }}

樂活有方【 健康專欄 - 愛吃肉,不是源於營養夠不夠,在於人對肉慾的貪婪。】

愛吃肉,不是源於營養夠不夠,在於人對肉慾的貪婪。

不講營養講什麼?
 
首先,傳統中醫的角度,基本上沒有「營養」的概念。自古中國人都不講營養,而只會講食物夠不夠豐富、是否充足、夠不夠飽、好不好吃……
 
營養學是近代西醫學的附帶產物,隨著微觀還原論研究的發展,能夠分析每一種東西的「成分」,這就叫作營養了。古代無法做這種「分析」,就無法從這個角度討論問題了。
 
古代飲食不講營養的話,還可以講什麼?
 
中醫更強調另一個問題,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叫「吸收」能力,古代中醫則叫「受納運化」。
試想看,就算是在現代,很多在農村生活的人,飲食哪裡有這麼講究?哪裡按照營養學來選擇食物?他們就是種出什麼了,就吃什麼吧;
 
又例如古代的人,肯定沒有營養學的概念吧,他們怎麼吃飯的?就是好吃的就吃吧,盡量選擇能找到、喜歡好吃的食物,哪裡會想這個食物含有什麼成份?
 
從中醫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角度看,更重視“內在”自身的修養。這就好像學習那樣,比如像“填鴨式教育”那樣,天天給你灌輸大量有益知識,可是學生本身接受不了、或者知識程度未夠,那麼花錢去上課補習也沒用;
 
但是,假如學生本身非常聰明勤奮,即使你在窮困的農村山區,沒有很好的教育環境,你也可以學有所成。
「素食不夠營養」的問題來自「推卸責任」。
 
說到這兒,或許大家也明白中醫怎麼看「素食夠不夠營養」這個問題了。「營養」是外來的東西,而中醫更強調人本身能否「吸收」營養,而不太在意營養本身。
 
假如身體健康,清茶淡飯也足夠養生,假如身體本身不好,那麼補的下去都沒用。這也是中醫有說「虛不受補」的說法,身體虛弱吃什麼都未必能夠補上。
不是這樣嗎?很多長壽老人,其實飲食也是相當隨便簡單;又或者深山里面的和尚,吃飯也極其清淡,還不是健康的生存著?
 
素食夠不夠營養,中醫從根本處就不這樣提問,而是反問:“你身體是否健康,能夠吸收足夠營養?”一個人夠不夠營養,中醫不把責任交給食物,而更著重自身健康與否。
 
這是中西醫學文化的差異。舉例說,例如西醫上的甲狀腺病,西醫比較傾向於用“碘質”吸收得太過或缺乏來解釋這種病,與沿海地區或內陸地區生活,食物含碘太過或太少有關。
 
中醫則不這樣看問題,不會單純用外在因素來解釋疾病,例如同樣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,人們的飲食習慣相約,但為什麼有人會得大頸泡,有人不得?中醫更傾向於從自身去找尋答案,例如這一種病,就多與自身的情志、體質因素有關。
中醫不講營養講味道。
 
再進一步討論,中醫不講「營養」,但是講「五味」,就是「酸苦甘辛咸」。五味是各種食物的基本味道,人人都吃,中醫認為「過猶不及」,五味都可以吃,只要不太過就行。
 
假如是身體不健康了,則可以從五味的角度上,建議特別側重吃某一些方面的飲食,以幫助身體調整回正常狀態。
 
從這個角度看,五味的飲食調養,也是強調需要按個體的情況提出建議,這是中醫強調「內在因素」的飲食養生特點。
 
但是,傳統中醫沒有說,必須要每一頓飯五味俱全。五味不等於「五種營養」,現在有一些養生書強調每一頓飯都要吃「五味」食物。五味食物,其實中醫沒有這樣的嚴格要求。
 
再高層次一點說,中醫養生提倡飲食宜「清淡」,五味都不要濃烈,樸素簡單就是長壽的飲食方式了
越是擔心不夠 則越不夠營養!
 
有些人剛開始吃素,只要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,都會怪罪素食不夠營養所致。在這裡想指出一種現象——「越擔心素食不夠營養的人,則越容易出現不夠營養」;
 
相反,假如不擔心自己營養不夠的人,則沒有這種問題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這裡嘗試用中醫的角度作一回答。
 
在飲食上,中醫強調「脾胃」關係,但很多人未必知道「脾胃」兩者各自做什麼工作。 (中醫的脾胃,與西醫解剖學的脾臟胃臟的髒器概念完全不同呢。)
在中醫來看,「胃」是負責「腐熟水穀」的,就好像一個鍋一樣,當食物進入腸胃裡面了,胃就負責將食物“變熟”,變化成為「水穀精微」,通俗一點講就是變成人體的「氣血」、「營養」了。
 
但是,胃產生了這些氣血、營養以後,要帶去周身才行,那就需要「脾」的幫助。 《黃帝內經》指說「脾氣散精」,脾是負責將胃所產生的精氣、氣血、營養,輸送到全身去,負責運輸、疏通的工作。
 
換句話說,脾和胃的關係,用現在的話來說,有點像「消化」和「吸收」兩方面的功能,胃負責消化食物,而脾幫助周身去吸收。
重點來了,一個人經常擔心的話,原來會影響整個「吸收」能力!在《黃帝內經》有兩句話說:「思傷脾」,思為何會傷脾呢?就是另一句話解釋了「思則氣結」。就好像一個人很集中的想事情時,人的呼吸就不暢順,身體凝注不活動了。
 
當一個人常常思慮過多,則使「脾氣散精」的功能受阻,就是說,儘管胃的消化能力沒有問題,但是脾幫助疏通氣血的能力受阻了,脾氣不能將氣血帶到全身去,那麼自然吸收受阻,造成“不夠營養”的問題。
 
中醫上說,這就叫「胃不虛而脾虛」、「虛不受補」,或者現代的話可以說「能消化但不能吸收」。
總而言之,一個容易擔心、思慮的人,開始吃素往往就會更加憂心忡忡、思前想後,後來造成營養不良,就怪責素食不好。其實,這本身未必是食物的問題,而只是吃素這個選擇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思慮而已,實際根本原因在於自信不足。
 
成語說「心廣體胖」,如不擔心吃素不夠營養的人,其實吃飯生活都很隨便,儘管吃得少也容易長胖。從這個角度看,擔心是沒用的,越是擔心素食不夠營養,則真的會越不夠營養!
 
素食不單是飲食問題,素食講求樸素、內心清淨。其實我們心想什麼,與飲食健康有密切關係。愛吃葷、吃肉,不是源於營養夠不夠,根源在於人性對肉慾的貪婪!如果葷菜肉食和素菜的口感味道倒過來,大家會選擇哪個?